不銹鋼電化學蝕刻流程及應用領域
發布日期:2025-08-04

不銹鋼電化學蝕刻(又稱電解蝕刻)是一種通過電化學反應選擇性溶解金屬表面的精密加工技術,其流程及核心應用領域如下:
不銹鋼電化學蝕刻加工流程
表面預處理
包括堿洗脫脂(如8%-10%氫氧化鈉溶液)和酸洗活化,確保表面無油污、氧化層及雜質。清潔度直接影響后續電解蝕刻的均勻性。
涂覆抗蝕層
采用絲網印刷、光刻或干膜技術將圖案轉移至不銹鋼表面,保護非蝕刻區域。其中光刻膠通過紫外線曝光顯影,精度可達微米級。
電解蝕刻
將不銹鋼作為陽極置入電解槽(常用電解液為氯化鈉或酸性溶液),通電后金屬發生氧化反應溶解。通過調節電壓(10-50V)、電流密度(0.5-5A/dm2)和溶液濃度精準控制蝕刻深度與邊緣質量。
后處理與檢驗
去除抗蝕層后,進行拋光、鈍化或著色處理以提升耐腐蝕性與美觀性。關鍵參數(如花紋深度、尺寸公差)需通過顯微鏡或三坐標測量儀檢測,確保符合汽車濾網、電梯門板等高要求應用標準。
核心應用領域
精密工業部件
如電池片、微型傳感器、散熱片等,依賴不銹鋼電化學蝕刻加工的高精度(±0.02mm)和無應力優勢。
裝飾與建材
包括彩色蝕刻不銹鋼拉手、衛浴花板及建筑幕墻,通過定制花紋提升產品藝術性與品牌辨識度。
環保與新能源設備
應用于空氣凈化器濾網、燃料電池雙極板等,滿足耐高溫、耐腐蝕及復雜流道結構的加工需求。
